目前的游说法案与其说是法律,不如说是漏洞
如果新政府希望避免游说丑闻,就必须修改法律,而且要快
就在不久前,随着对疫情的关注开始消退,头版上的报道都是关于政治家和前政治家利用他们的“小黑书”代表付费企业游说政府的故事。只有他们的小黑本子实际上是手机,他们忙着和政府里的朋友聊天,等着两个小蓝勾出现,希望他们的游说能在合适的时间被合适的人看到。
但事情本不该是这样的。十多年前,卡梅伦政府担心游说是下一个即将发生的大丑闻,于是在2014年通过了《游说法》,建立了一个公共登记册,以便选民可以看到谁在游说谁。“透明之光”将照亮英国政治。
然而,具有宇宙讽刺意味的是,预言中的游说丑闻将会破裂,而它将涉及该法案的缔造者。在疫情期间,全国各地的企业都在给国会议员、部长和公务员写无数的信件和电子邮件,拼命寻求财政支持,而有消息称,正是卡梅伦勋爵本人试图插队,向约翰逊政府的最高层发送whatsapp。
尽管众怒不已,但游说监督机构——顾问游说者注册办公室(ORCL)的调查发现,从法律的角度来看,卡梅伦并没有做错什么。作为格林希尔公司的雇员,因此不是顾问说客,他被豁免在登记册上签名。他的幕后游说是完全允许的,调查只是证明了该法案的缺陷。
毕竟,正如CIPR的最新研究在一份名为《设计失败》的报告中所显示的那样,该法案通过六项关键豁免,使绝大多数游说活动无法进入公众视野。这些措施包括免除以下团体的签名:那些在内部工作而不是为第三方工作的团体;未办理增值税登记的;有点奇怪的是,那些在代理机构工作并注册了增值税,但可以声称游说只是附带的商业活动的人。换句话说,一位资深银行家可以在一个月内每分钟代表雇主发一条短信,无论游说多么重要或成功,他都没有义务让公众知道这一点。
因此,毫不奇怪,在我们发表报告时,在ORCL对涉嫌未登记游说的调查中,只有约4%受到了民事处罚。不可避免的结论是,《游说法》与其说是法律,不如说是漏洞。
这很重要,因为调查不仅包括卡梅伦事件,还包括13起涉及现任或前任政客的案件,每一起案件都发现,任何可能发生的游说活动都不需要登记。卡梅伦最终被发现完全免征增值税,理由是他受雇于格林希尔公司,而其他政客则被免征增值税,原因包括没有登记增值税,或证明有附带的商业活动。这并不是说那些参与其中的人不应该游说,或者是错的——只是任何活动都应该是可见的。
两党竞选公职的宣言本可以成为寻求游说改革的开创性时刻。然而,遗憾的是,这个机会被错过了。尽管工党提出的道德与诚信委员会认识到重建政治信任的必要性,而保守党的宣言却保持沉默,但它仍然没有呼吁对游说法案进行彻底改革,而它曾经暗示可能会这样做。
除非我们抛弃残破的游说者登记册,转而采用像其他西方国家那样范围广泛的游说登记册,否则我们的监管机构将发现自己无力阻止永无止境的丑闻。鉴于丑闻反复出现对政治的破坏,如果新政府希望避免短暂的体面蜜月期,就应该尽快采取行动。
相关文章
最新评论